中新网9月17日电 题:坐标上的“跨度”,让梦想照进现实
张尼 葛成
“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空间对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扫描成像……”2022年8月底,“羲和”探日成果正式发布,它不负众望,实现了多项国际首次。
回首这十年,从跨海大桥到环沙漠铁路,从公路横穿天山到跨越琼州海峡输电,从“嫦娥”探月到“羲和”逐日……中国坐标编织经纬,跨越高山、大海、沙漠,甚至向遥远的外太空进发。上九天揽月、下五洋探海,14亿人的梦想一次次照进现实。
梦想成真,离不开攻坚克难的恒心。
曾几何时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先后以1333个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。其中,只有7位中国人的名字,古代5位,现代只有2位……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带回一片“自己的月亮”?
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,自此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开展技术攻关,终于在2020年12月,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。
这些年,中国人向着月球、火星、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,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,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。
梦想成真,离不开敢啃“硬骨头”的决心。
茫茫荒漠、漫漫黄沙,在“生命禁区”连通一条铁路,难于上青天。中国人能做到吗?
解决风沙防护问题,克服恶劣自然条件,为了让和若铁路早日通车,施工高峰期建设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在零下20℃的严寒里坚守岗位……最终,和若铁路补齐了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最后一段“弧线”,而从铁路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仅用时三年多。
梦想成真,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。
在跨越琼州海峡的联网工程中,为了按时将海缆从临时泵站转移到终端站,100多名村民,经过多次演练,靠着肩挑背扛的人海战术成功搬运了海缆,令外方都大加赞叹。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凝聚力,才能让一个个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顺利执行。
一条条铁路公路电路贯通,背后连接着的是14亿中国老百姓的小日子。
中国在坐标上实现的跨度,绝不仅仅是空间距离的突破,更承载着一个国家、民族飞越沧海的历史。(完)
广州加大非遗保护力度****** 本报广州12月20日电(记者罗艾桦)近日,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:广州市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力度,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水平,广州全市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、国家级项目21项、省级项目95项。 基层非遗保护工作得到提升,非遗机构、人员、经费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,建立起非遗保护工作协调机制,大部分区挂牌成立非遗保护中心、安排专职工作人员。制度保障体系逐步健全,先后出台《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》《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》等,逐步实现非遗保护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。非遗名录体系进一步丰富,广州已开展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。非遗保护阵地得到全面拓展,先后建设两个省级文化保护实验区,不断加强文化遗产整体保护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